
近日,甘肃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授予甘肃土木工程院顾问总工程师周应庆首届“甘肃省水泥工艺大师”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周应庆四十余年深耕水泥工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最高肯定,也是对一代代甘肃建材人砥砺奋进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对甘肃土木工程院技术创新实力的充分认可。

周应庆,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甘肃土木工程院顾问总工程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建材行业,专注于工程咨询、工艺设计、节能装备研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粉体材料研究,主持完成了110余项重点建材项目,参与项目总数超过200项,涵盖“八五”“九五”“十五”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及多项省级科技专项,为推动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革新
周应庆的科研之路始终紧扣行业发展动态。上世纪90年代,他参与研发的油井水泥、高铝水泥等4个新品种,填补了省内空白,为甘肃水泥工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他主持的“利用沙漠黄沙替代粘土配料技术研究”项目,创造性解决了盐碱地区原料替代难题,为资源匮乏地区水泥产业开辟了新路径;“水泥活性与颗粒级配关系研究与应用”项目推动了我省水泥质量与新标准顺利接轨;开发的300-1000t/d系列高原型高效预热预分解系统在省内多个工程中成效显著;镁渣大比例替代石灰石技术实现替代比例突破20%;主研的“岩土质文物维修基本材料——水硬性石灰”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了文物修复材料国产化进程;大宗资源化利用煤矸石开发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为实现超低能耗与减排目标探索出新途径。
成果转化彰显实用价值
周应庆主持完成的“TFT高原型高效低阻预热预分解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其核心“水泥窑大温差交叉料流预热预分解系统工艺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8)》。该技术在新疆、重庆、内蒙古等六省区生产线推广应用,年节约标准煤5.75万吨,减少CO₂排放15.3万吨,累计成果转化效益达4500万元;其研发的超细粉磨成套技术有效解决了矿物质工业固废深度利用问题,在浙江、山东、山西等5省区推广14条生产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团队建设赋能产业发展
作为甘肃土木工程院粉体工程材料研究所首任所长,周应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在他带领下,研究所从2007年创立之初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支拥有15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精英团队,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6人。团队累计完成各类工程项目170余项,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其他科研课题14项,成为引领全省建材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周应庆个人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其科研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优秀工程设计奖4项、省部级优秀咨询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1项。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